传统文化学习心得参考8篇【优秀范文】

传统文化学习心得参考8篇传统文化学习心得篇1今天参加学校疏帘淡月xx的中国传统知识竞赛的决赛,虽然只是一个很小很不值一提的活动,本来也是抱着分享不去争什么的态度去的,但是之后却是因为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统文化学习心得参考8篇,供大家参考。

传统文化学习心得参考8篇

心得体会是指把人生经历中的主观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书面表达,如果没有端正的写作态度,是无法将心得写得更合理的,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传统文化学习心得参考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传统文化学习心得篇1

今天参加学校疏帘淡月xx的中国传统知识竞赛的决赛,虽然只是一个很小很不值一提的活动,本来也是抱着分享不去争什么的态度去的,但是之后却是因为现场的情况气氛还有各种问题把心情搞砸了,最重要的,想想,可能就是言不尽意与词不达意都是让人很痛苦的事情。每个部门或者社团承担一个活动要办好都不容易,我也曾经这么过来的,所以那些小问题可以忽略,只是希望,大家,尤其是作为志于传播传统文化的同学们,记得摆正好自己的心态,人不可无傲骨,但不可有傲气。

正因言不尽意,想好好整理下自己的讲稿,也是了了一颗对传统文化爱得深沉的心。

首先,感谢主办方给了这样一个平台可以认识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人。我能进入决赛,是一种侥幸,但侥幸,也是一种天意。

我选的是第一个题目,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落点在精髓二字,精髓的基本解释为精气真髓,比喻事物的精华部分,我个人不太赞同这种解释,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来说,经历了几千年的吸收和沉淀,到现在糟粕其实已经很少,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灵魂,也即我们传统文化的灵魂所在。那么,灵魂在哪里?我们可以把文化分为有形和无形两个部分,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思想,而文化的灵魂则在于其无形的思想层面,换一个词,哲学。并不是我一人这么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一书中文化的灵魂直接指的就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包括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还有后来传进来的佛家等等,这些在现代都被笼统地称为哲学。再论述到中国哲学的鼻祖,是哪里?可以比较东西方的不同,西方的"东西好像就是在不断地创新然后推翻前面的结论,但是中国不一样,我们国家的文化就像金字塔一样,从上到下,不断增加;从古到今,不断扩充。而金字塔的顶端应该算哪里?我想,当之无愧的当属《易经》,或名《周易》。可能至今还有很多人都认为《周易》更多的是一本卜筮之学,是迷信。但显然不是这样的。以其第一卦乾卦来说(也许没有背下来的必要,只是我背下来了,这里不管了),这一卦属于大吉的卦,好像其中的利见大人啊,无咎啊,吉啊等等讲的就是卜筮,你会遇到什么,你要怎样面对,结果会是怎么样的,跟算命差不多;但是不能忽略的是它更多的讲的是安身立命出世处世的道理,比如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这句话就会被人拿来当座右铭或者拿来教训晚辈,因为这是实实在在的道理。而且,这里面有很多都讲的是象,系词里面说,圣人是:仰观于天文,俯察于地理,乃始作八卦,彖言乎象,爻言乎变,所以六十四卦里面有很多关于象的描述也是暗含着处世之道。

我想要强调的一点是,中国传统文化是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的,之前有一些国学朗诵活动的普及就是很好啊,虽然说美国那些地方的教育是多么多么好,但我依旧认为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抓起的重点是要从小给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现在的人有好有坏,为什么我们会有好坏的概念,就是因为我们是有一个根深蒂固的准绳的,如果什么时候这个准绳没有了,我们的民族文化也就不复存在了。为什么现在没有以前那么多的大家,一是环境所致,二,还是环境所致,现在应该抓紧的还是精英教育,但是可惜上下不同体,社会太浮躁,但,大乱之世必有伟人出,也许是现在还不够乱,也许,伟人还在成长。

对于某位姑娘的问题,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还在?用一句文言回答。我实在不知道你想要的答案是什么,我想说的是,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必然是以人为载体的,如果人都不在了,再牛掰的东西也只是个东西,没有了创始者赋予它灵魂,就只是死物,死物如何延续?不才认为这就应该归于中国医学的作用,没有中医都活不下来!当然,真相不是这么诡异耍流氓的,只是我现在能想到的也只有一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因为代代人都有这样的抱负,灵魂不死,故而永存!

传统文化学习心得篇2

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中国文化便一直熏陶着我们成长。当时间的沙漏漏下最后一粒砂粒,金子的本色才会如此灿烂;当贝壳的泪痕划过最后一瞬间,珍珠的色彩才会如此耀眼;当六年的养分在体内积累,毛竹的生机才会如此蓬勃。正是由于历史的洗礼,在漫漫的长河中,最后诞生了华夏儿女的独一无二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就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现如今,知道重阳节的人越来越少,知道感恩节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七夕节的人越来越少,而知道情人节的人越来越多了……对于我们先辈留下来的许多传统节日,在我们当中的许多人都置之脑后了,这难道不是一种崇洋媚外吗?这难道是我们口口声声说的责任感吗?然而,我们身边也有不少的人在为我们做榜样。他们能坚守自己的信念,鼓励人们学习继承传统文化,著名学者马寅初不就是吗?他积极倡导我们青少年应当多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虽然现在的世界正在多元化,但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能丢!因为我们是否想过,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否被他国文化所取代?这个答案无非是用我们的行动来回答。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要用行动来作为回答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继续发展的基石;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共同保护,工同继承的使命……

传承中国文化,让我们坚定信念,共创美好中国。昔往矣,若不是司马迁沥尽心血,怎会有《史记》这样的千古佳作流传至今,若不是李时珍跋山涉水,怎么会有《本草纲目》的。福祉遗留万年,若不是曹雪芹的五次易稿,怎么会有《石头记》的哀婉催泪……看今朝,是谁苦心专研十余载,终便两星成?是谁奋斗十八年,终抱金牌归?是钱学森,是申雪与赵宏博。是他们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才使得他们能够这般坚定,这般执着。

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今,有的人“啃老”就像一只“吸血虫”一样,在吸食着父母长辈们的“血”。我认为这些人当中有一点共同的因素,那就是没有继承优秀的中国文化。东汉黄香年仅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在冬天严寒之时,就用自己的体温将父母的被子温暖之后,再请父母安睡,在夏日时,自己用扇子给父母扇凉驱蚊……还有孔融,只有四岁就懂得把大的梨让给哥哥们,自己却吃小的梨……这不正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吗?

传承中国文化,我们虽如一根小小的火柴,但能点亮一点星光;传承中国文化,我们虽如绿叶,但能点缀整个春天;传承中国文化,我们虽如一叶扁舟,但能惊动大海。朋友,让我们一起传承我们优秀的中国文化吧!

传统文化学习心得篇3

中华传统文化是文明的结晶,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感想、体会颇深。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与自己的工作关系不大。然而,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学习的重要。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三是努力践行。孔子在《论语》这部书中,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看起来很普素,这些办法有时候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什么是好事情,什么事情是坏的。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我们园长面对老师,尤其女性,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言既出,行必果,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不可收回,不可反悔。对员工提出的意见建议要认真研究解决,要敢于承担责任。

身为一名教师,在工作中一是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要给学生做出表率,正确引导员学生的行为,树立良好的风气,只有员工心平气顺,工作才能有积极性,才能达到和谐共处,更好的工作。

传统文化学习心得篇4

听完马主任的讲课后,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在讲到《弟子规》《入则孝》这一篇时,我不禁深感惭愧,我能为父母做到的却很少,真是太不孝了,当父母多唠叨几句时“气凉了,多穿点衣服,别感冒了”我会很不耐烦的回答知道了。殊不知父母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

我们的父母为我们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他们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们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们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颗真诚感恩之心去安慰。我们再也不要觉得,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该的;我们更不要对父母的艰辛付出和无限关爱,视而不见,无动于衷,甚至怨气连天

孝敬父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父母便给予了我们爱,在爱的哺育下,成长,成才。这份爱是我们必须回报的,孝敬父母是我们应该做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儿女做的很不雅观,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从不关心体贴父母,甚至有些子女从不记得父母的生日及其爱好,他们的行为的确令人有些伤痛,孝敬父母其实很简单,一句虚寒问暖的问候,当父母身处困境时,应鼓励他们。当他们摔倒在地上时,用双手亲切的扶起。当父母忙碌时,应主动帮助他们,去帮他们分解压力;当父母心灰意冷时,应劝告他们应鼓起勇气去面对。生活本应该是这样,许多事是无法改变的。父母是我们生活的一半,如果父母是一朵荷叶,那么荷叶里包裹的便是我们,我们应该孝敬父母,用真诚而又热情的爱去孝敬他们。感恩是有意义的。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做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看待父母,看待亲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学会感恩,因为这会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实。

我相信,只要我们对父母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我们就一定能做得更好。虽然我们为父母做的"事情很小,但父母一定能感受到我们对他们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爱与感恩。定会被我们的感恩行为所感动。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民族历史的佳话。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去感化父母,孝顺父母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孝敬我们的长辈。让我们对着爸爸妈妈大声说: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我爱你们!

孝心无价,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要时刻谨记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们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传统文化学习心得篇5

近日,学校组织教师观看了《教师文明礼仪》专题片,针对当前的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具有不寻常的意义,看了之后,颇有感触。

对广大教师学生来说,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和培训,是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实施素质教育已经多年了,但对于广大师生来说,受传统观念和习惯的影响,师生在传统文明礼仪方面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存有许多不足。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加强师生文明礼仪教育,既是对中国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当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升公民文明素质的迫切需要。

文明礼仪程度能反映出教育的整体质量。没有良好的家教,就不能培育出优良的品格,没有文明向上的社会风气和健康的育人环境,就很难培养出合格的符合未来需要的有用人才,没有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就得不到很好的训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良好的习惯影响学生的性格,而性格又往往影响着人一生的命运,教师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将会对许多孩子的一生产生无数的影响。

针对教师的文明礼仪培训,是提升教师师德素养的需要。今天的教师不再是简单的教书匠,行传道、授业、解惑之职,教师被冠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责任是重大的,其职业生涯中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是全方位的。让学生的心里充满阳光,自己的心里就要有阳光,让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教育不仅仅要成就一个个体,更要对整个社会负责,对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负责。当前,教师的师德素养问题,已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强教师的文明礼仪培训,提升教师师德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加强文明礼仪培训,是时代赋予教师的高要求。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对教师的形象和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新时期新形势,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自觉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师德素养,塑造良好的师表形象,以适应时代赋予教师的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懂得文明自律,礼待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做为人民服务的教师,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传统文化学习心得篇6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围绕着“和”这个核心,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人际和谐的五伦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及“仁、义、礼、智、信”的做人行为准则。

另外就是对“孝”的理解, 引申开来说,对家庭里的父母亲,为人子(女)一定要尽孝道,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单位的规章制度要尽忠,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要尽责尽能。说实话,到学习之前,虽然心中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同,但是自认为自身做得还不错,经过两次学习,才逐步领会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每个人的教育意义有多大,传统文化,尤其是《弟子规》的内容能够指导我们的言行举止、衣食住行,帮我们养成良好习惯,成为一个有素质有涵养的中国人。

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急功近利,道德和良心的缺失在年轻一代中尤为突出,所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发扬传统美德,让仁爱、孝悌重回到我们心中,让忠诚、守信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使我们的社会安定和谐,国家兴旺发达。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作为职场中的我们。

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没有做到:经常会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回家,面对父母的唠叨,觉得很烦;有时对父母的牢骚,不能很好的给予劝慰,置之不理……想想自己平日对父母的关心太少了。

从校园已经走出来一段日子了,刚开始的时候,总是怀念象牙塔里的单纯的美好,怀念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的那种如沐春风的感受,怀念着以前的一切,总是不想告诉自己要向前看,总是把自己蒙蔽在过去的生活中,不去想迎接新的生活;总是抱怨周边的环境太过复杂,抱怨这个社会是多么的世俗,忘了继续追寻生活的美好。生活在回忆里,痛苦在现实中。在不遇到问题的时候,充满自信的对待一切,而在遇到真正挑战的时候,既没有小隐于野的气魄,更没有大隐于市的心境,也只不过是俗人一个。所以非常感谢领导们在我彷徨的时候给了我机会参加传统文化的学习,提醒自己应该如何继续以后的人生。

自从我自己学习传统文化以后,就越来越感觉到这条路越走越宽广,也希望有更多人受益。并介绍自己周围的朋友和一些素不相识的有缘人来到国学班学习,学习的道路还很漫长,希望大家都能够践行圣。

传统文化学习心得篇7

霏霏伏雨湿杨柳,滴滴寒露凋芙蓉。10月10日上午,踏着秋意的寒凉,我来到欣载着平定“文献名邦”之称的冠山景区参加研学活动。

冠山山石秀丽、状若戴冠,因此得名“冠山”。冠山悬崖峭壁随处可见,苍松翠柏遍野皆是,清泉环山流,道路蜿蜒曲折,景色四季宜人,集儒、释、道于一脉,金、元、明、清历代古建筑点缀其间,历经风雨,拥有雄厚的文化底蕴,为一地文脉之所系。作为一名外地入职新教师,领略冠山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平定教育发展史是我此行的重要目的。

走进冠山景区,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上题“冠山”二字的牌坊。由此而入,便是冠山森林公园。我们跟随王世茂老师的脚步,认真聆听讲解,感受丰厚历史神韵带来的文化熏陶。王老师重点向我们介绍和解读“冠山十六景”各个景点的历史渊源、名人篆刻和贤人楹联等。其中,冠山崇古书院最为出名,它位居冠山腹部,坐西朝东,靠山临谷,拥有着独特的文化气韵。崇古书院中,乔宇诗碑、傅眉石刻最被后人称道。此情此景,让我不禁感叹:虽不见先贤雅聚,但仍墨香难掩。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三位名贤志士。冠山初有名声要追溯到唐宋,元明时期名声愈发显赫。元明时期,平定县出了两位卓有声誉的才子。一位是在元代任国史院检阅官、翰林院编修、中书左丞和监察御史,并参与编修过辽、金、宋三史的吕思诚;另一位则是在明代任过礼、兵、吏三部尚书和太常寺卿的乔宇。现代女作家石评梅更是从小在此读书,并创作了以冠山为背景的小说《红鬃马》。由此,我听到先人求学奋斗的故事,仿佛看到先辈们前仆后继、你追我赶重建书院的执着精神;千里化缘、万民集资,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奉献精神以及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生生不息的接棒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挖掘并为之发扬光大。人类是历史的创造者,正因为有杰出贡献前辈们的倾情付出,才能够成就这样一个历史文化景群。

活动已结,精神犹存。在岁月中指引着人来人往,见证着文兴河山的传承。经过王世茂老师的精彩讲述,我体会到一个古城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对保留与积淀传统文化基因的重视,这根源在于我们能够坚定文化自信。我相信,作为新教师,担当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使命与重任,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才能做好今天的教育事业,为平定的教育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传统文化学习心得篇8

生命,生命没有彩排。全世界过6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车祸,全世界每一分钟就有人伤于车祸,全世界死于车祸比世界大战死的还要多,而我国交通死亡事故是全世界第一,每天,都会有人命丧于那无情的飞奔车轮底下,成为交通安全路上又一个警示灯。车祸,让许许多多温暖的家庭支离破碎,让幸福在车祸中断送。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车祸中转瞬即逝,许许多多肇事司机在一失足间铸就了千古恨。触目惊心的数字,成千上万的亲人就在车祸的转眼间中沉浸在悲痛之中。

当因超速超载而引出的惨重的车祸;当想象他们丧失亲人时那悲痛欲绝的情景,谁还会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生命的可贵无处不在 违法超载,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和一时的方便便漠视了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超速行驶无视法律法规的要求结果酿成了大祸,酒后驾车,害人又害己,“杯中一滴酒,亲人两行泪”,连无辜的小学生都不能幸免遇难;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安全知识匮乏,无证驾车、违法超车会车、疲劳驾驶、操作不当、肇事逃逸等等交通违法行为导致的接二连三的交通事故一个个向我们涌来,一张张团圆的景象灰飞烟灭。

在血的教训的照映下,生命如此地脆弱,如此地不堪一击。多一份小心,多一份关心,就会少一份灾难,少一份失望。珍惜生命,从我做起,为不再让亲友生离死别的场面再一次出现,不让交通事故无情地吞噬我们无辜的生命。我一定严格遵守各项交通道路交通安全法规法律,时刻以清醒的头脑掌握好手中的方向盘,控制好脚下飞旋的车轮,守好道路交通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不开霸王车、不违规超车会车、不无证驾驶、不疲劳驾驶、不酒后驾驶,不超载、超速,避免心存侥幸而给自己和他人留下终生的痛苦和遗憾。

推荐访问:传统文化学习心得参考8篇 传统文化 学习心得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