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300字9篇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300字9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300字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十三五”期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300字9篇,供大家参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300字9篇

篇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300字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 体会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十三五”期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污染防治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雾霾少了”“环境美了”,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切身感受。

  生态好,发展才会更好。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的背后,是我们这个拥有 14 亿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坚定走上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

  “擦亮”蓝天

 走绿色发展之路

  “十三五”期间,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擦亮”蓝天,很多地方不再把生态环境保护看成是给发展“拖后腿”,而是将绿色发展作为新机遇和抓手,努力走出一条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双赢之路。

  在河北省迁安市的市标广场,用不锈钢打造的“铁原子”城市雕塑静默矗立。迁安拥有丰富铁矿,一度钢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钢铁让当地人富了起来,也曾让当地群众饱受空气污染之苦。

  去产能成为河北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之策。自 2014 年以来,“钢城”迁安累计压减 1000 万吨铁、1000 万吨钢的产能。同时,当地钢铁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并不断延伸产业链,开发新产

 品,提升钢铁产业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近几年,迁安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

  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迁安市的绿色转型并非个例,“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超低排放清洁煤电供应体系,光伏、风能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世界首位,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达 23.4%。

  “蓝天白云更多,清新空气常在”正成为现实。今年 1-9 月,全国 337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 87.2%,一些城市已经较大幅度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标。

  保卫碧水

 壮士断腕动真格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以往,我国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了沉重代价,导致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

  洱海是大理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母亲湖”。近年来,随着大理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外来人口逐渐增多,餐饮客栈服务业快速发展,加之洱海流域截污治污设施基础薄弱,以致污染日益加重。

 为还“母亲湖”一份健康,近几年,大理壮士断腕,全面打响环湖截污、生态搬迁等攻坚战。2017 年 4 月,洱海迎来史上最严整治,洱海核心区所有餐饮、客栈一律暂停营业,配合整改。2018 年6 月,4400 多公里的污水收集管网建成,实现了污水的全收集全处理。

  动真格也见了真效果。随着整治工作不断推进,洱海水质得到了极大改善。2017 年洱海水质实现 6 个月Ⅱ类,2018、2019 年连续两年洱海水质实现 7 个月Ⅱ类,今年 1 至 5 月洱海水质为Ⅱ类,主要水质指标变化趋势总体向好。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助推了全域旅游发展,2019 年大理州共接待游客 5300 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 941亿多元,均实现同比增长。

  应该说,水污染问题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向水污染宣战,应成为个人、社会、政府的共识。一方面,要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另一方面,政府要严惩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和违建项目,健全水环境监测网络,严格控制各类环境风险。

  守护净土

 精准治污下功夫

  富饶肥沃的土地,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藏。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风险,才能让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地域性、长期性等特点,因此

 在治理上就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扎实有效开展修复,避免盲目“一刀切”。

  保障耕地安全,才能“吃得放心”。目前,我国已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四年负增长,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 75%。未来,还要将污染耕地修复纳入生态建设长远规划,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配套政策扶持,如通过国家专项基金,对以净化为目标的耕地修复工作给予启动资金和相关政策支持,减轻地方政府压力。

  严格建设用地准入,才能“住得安心”。要严格落实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做好污染状况调查、监测和评估。对存在污染风险的地块,不一定急于修复、急于使用,如果不能确保安全就坚决不用,特别是不能作为住宅、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离不开资金、技术等要素的保障,离不开各方面的支持和监督。由于土壤污染的特点使得其很难引起关注,还应加强土壤污染的科普与宣传,增强全社会保护土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使土壤污染防治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人都是受益者。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汇聚全社会的磅礴力量,久久为功向前进,我们一定能建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篇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300字

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心得体会

 6 月 1 日出版的第 11 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文章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心怀“国之大者”,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坚决做到令行禁止,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凝心聚力投身生态文明实践,让乡村有“故乡味道”、有乡愁寄托;让城市有优美形态、有充足动能,为子孙后代造福,为事业发展聚力,共书美丽中国“生态读本”。

 强化为民造福“责 任担当”,厚植美丽中国“鲜明底色”。生态环境好,群众的健康指数高;生态环境美,群众的幸福指数高,人与自然关系密切。放眼我们的四周,无处不在的空气、淘米洗菜的水、种植农作物的土壤……生态环境和群众的健康、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无论是环境的污染,还是生态多样性的退化;无论是资源的紧缺还是水体质量的下降,关系的不仅是当代人的生活质量,更关系着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树牢新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事业发展的首要位置,从乡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到禁烧秸秆,再到秸秆再利用的经验推广,

 以有力的举措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推动生态功能与经济发展建设的协同推进,共同为创造生态文明的美好而努力奋斗。

 打通生态优势“转化路径”,舒展美丽中国的“风采画卷”。“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加强生态建设是党员干部的重要责任和使命,我们要从当前和长远、内在和外在、经验和教训中正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三对“辩证关系”,有长远发展的眼光和躬身入局的责任感,在工作实践中落实好植树造林、垃圾清运、降低能耗、节约资源等方面的要求,合理利用生态资源,打通生态优势的“转化路径”,为美丽中国的环保事业贡献力量。要在乡村发展中融入“绿元素”、厚植“绿优势”、增加“绿底色”,让绿色美为乡村增加诗意美,让生态绿为乡村的发展面貌增添活力。在城市的发展中,要以“生态优”为自身的发展优势,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以“绿动能”提振发展速度,大力推动山水人城之美的共生共荣,绘就城乡共富共美的新图景。

  凝聚家园保护“众人之力”,汇聚“美丽中国”澎湃动能。千条万条,生态保护第一条。在加快乡村发展和城市功能完善的过程中,在生态保护上的“门槛”不能缺失、“红线”不能模糊、“标准”不能降低。各级党委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广泛的环保宣传提升群众对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开展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凝聚群众的共同力量,

 让生态保护理念成为群众的共同意识,让“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人人出力、人人尽力”的良好氛围,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争先”的良好局面。广大党员干部是生态环保的宣传者、践行者,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各方力量的融入筑起生态安全的“屏障”。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心得体会

 6 月 1 日出版的第 11 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各级党委和政府、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共同运用生态文明建设的如椽巨笔,擘画绿色发展的“千里江山图”,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运用“粗笔”勾勒“布局”,统筹整体规划,“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我国幅员辽阔、地貌多样、物种丰富,需要从大局着眼,制定区域治理方案慎之又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

 的有机链条。”广大党员干部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深化对人与自然基本规律的认识,统筹利用生产空间、合理布局生活空间、严格保护生态空间,全盘谋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保护,领导人民在正确处理人口与资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等方面不懈探索,共同下好生态文明建设这盘“大棋”。

 运用“工笔”描摹“细节”,对标精准施策,“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山西考察中首次提出环保“四治”。作为环境治理的“重头戏”,治气、治水、治山、治城就要相应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青山保卫战和城市环保综合整治攻坚战。“要像保护我们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问题、目标、结果为导向,聚焦突出问题集中用力,着重从思想认识层面找原因、查根源,从工作推进层面找差距、补短板,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推动环境质量整体改善。

 运用“彩笔”创新“着色”,立足长远发展,“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要以坚强有力的党建引领和组织保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同时要注意地域发展差

 异,因地制宜、活学活用,与城市规划、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共促并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看得准的先干起来,看不准的可以等一等。”正是说明要稳扎稳打、干一事成一事,“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勇探“深水区”,层进“点线面”,为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添砖加瓦。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心得体会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文章指出,我国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功在长远、利在千秋,要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点在“自然”、施力点在“我”。

 厚植“绿色”生态理念,于“我”入脑入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理应根植于中华儿女内心,“宁要青山绿水不要金山银山”的态度理应体现在方方面面。自

 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古往今来息息相关、命运与共,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获得自然的馈赠与安宁。自然是大地清新亮丽的眼睛,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才能让碧波荡漾、气正风清。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贡献“我”力量,厚植“绿色”的生态理念入脑入心,敬畏自然、爱护自然,以“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节约理念,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谨细态度,积极参与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动图景。

  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于“我”见言见行。知行合一,行胜于言。“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无论是治沙防沙的“榆林精神”,还是荒原变林海的“塞罕坝精神”,都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换来的绿意盎然,是生动践行“两山论”的最好范本。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行”,需要贡献“我”力量,深入践行“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爱护自然为荣,以污染浪费为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细碎到“柴米油盐”的琐碎小事,覆盖到“衣食住行”的各种方面,把“低碳”“绿色”“环保”作为“新风尚”,让“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诗意画境,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景象,让“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美丽家园永续永存。

 致力“环保”氛围构建,于“我”聚力聚效。“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无论是云南大象的北上之旅,还是长江江豚再展微笑,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展现的最美画卷;无论是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还是建立国家公园体系,都体现着国家为生态文明建设擘画长远蓝图的坚定决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非日月之功,非尺寸之功,需要全社会营造出“绿色”“低碳”“环保”的氛围,需要所有人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贡献“我”力量,要争做“环保卫士”、争做“监督卫士”,以“功成必定有我”的全力拼搏奋斗姿态守护“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的美好家园,为子孙后代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世美景。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心得体会

 近日出版的第 11 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文章指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良好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为此,党员干部要扎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保护绿色环境,促进生态宜居,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填充底色”。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保护生态本身就是在促进经济发展。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增长,不但破坏生态,而且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带来伤害,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意背道而驰。老百姓对环境质量的感受最直接、最强烈,也最有发言权。如果老百姓生活在污染的环境里,没有了干净的水,看不到蓝天白云,即使经济发展了,也没有幸福感可言。和谐共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景。党员干部要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引领群众保护好绿色环境,让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让处处呈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大美乡村底色。

  坚持绿色发展,助力产业兴旺,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做足成色”。坚持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产业振兴,是摆在党员干部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实要求。为此,党员干部要深入研究本地特点,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提升科技含量等手段,为绿色发展蹚出一条生态新路。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按照生态保护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发展方向,以绿色经济为本地发展强基固本。要以绿色发展助力产业兴旺,在攻坚克难、迎难而上中,带领群众走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做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成色。

 做活绿色经济,促进增收致富,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增添亮色”。发展才是硬道理。乡村振兴的落脚点就是要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不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党员干部要坚信“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充分发挥“领头羊”和“主心骨”作用,在守护好绿水青山这一金山银山的大前提下,以谋长远、开新局、谱新篇,挖掘和培植本土特色,积极探索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新路子。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进一步激发群众投身绿色发展的积极性,发挥基层群众的主体作用,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前提下,让老百姓充分享受绿色发展的生态红利。要带领群众在保护

 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让自然财富、生态财富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经济财富,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增添亮色。

篇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300字

《求是》重要 文章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心得 体会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进入新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怎么看、怎么干?在《求是》杂志新近刊发的《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发展阶段、锚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目标,深刻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矛盾和挑战,阐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要求,部署了重点任务。

  关于面临的矛盾和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内和国际的结合上进行了深刻论述:

  ——从国内看,我国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生态环境质量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相比,同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相比,都还有较大差距。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有一个过程,传统产业所占比重依然较高,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尚未成长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能源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艰巨,资源环境对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

 ——从国际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国际潮流所向、大势所趋,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大打“环境牌”,多方面对我国施压,围绕生态环境问题的大国博弈十分激烈。

  关于原则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保持战略定力,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关于重点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从五个方面作出部署。

  ——“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策”,并提出具体要求: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抓住资源利用这个源头,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关键,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解决好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科技支撑不足问题,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发展

 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总书记鲜明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随着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更加强烈,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期望值更高,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容忍度更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并提出六方面要求:一是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二是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三是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四是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五是实施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六是推动污染治理向乡镇、农村延伸,明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这既是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的必然要求,也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带来不利影响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从六个方面作出部署:一是坚持系统观念,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二是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三是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获得合理回报,让破坏生态环境付出相应代价;

 四是科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五是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六是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强化外来物种管控。

  ——“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方面要求:一是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为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二是发挥发展中大国的引领作用,加强南南合作以及同周边国家的合作,共同打造绿色“一带一路”;三是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坚决维护我国发展利益。

  ——“提高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项要求: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构建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强化绿色发展法律和政策保障,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完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建立健全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建立健全风险管控机制;大力宣传绿色文明,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不懈、奋发有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掌舵,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必须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篇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300字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心得体会

 近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文章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心怀“国之大者”,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坚决做到令行禁止,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生态环境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一道重要的“必答题”,而不是一道可有可无的“附加题”。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会扼准重点、抓住关键、挖掘潜能,凝心聚力破题、答题、解题,用最高水平答好“生态文明建设”这道“必答题”。

  扼准“破题”重点,关键是要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策。只有扎实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才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扼准绿色低碳发展这一“破题”重点,紧扣碳达峰、碳中和

 的“双碳”目标,摸清底数、掌握实情。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严格落实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要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关键,支持鼓励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创新成果转化,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要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严控高能耗、高排放“两高”项目生态环境准入,把绿色低碳项目推上去,把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坚决拿下来,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

  抓住“答题”关键,关键是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期望值更高,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容忍度更低。”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八个标志性战役,就是要聚焦突出问题,集中优势兵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抓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一“答题”关键,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

 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要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江河湖库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防治、垃圾分类治理等“组合拳”,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向纵深推进。要推动污染治理向乡镇、农村延伸,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早日实现“美丽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

  挖掘“解题”潜能,关键是要提高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主动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着力提高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生态环境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在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确保生态环境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挖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解题”潜能,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凝聚治理的强大合力,大力宣传绿色文明,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要建立健全资源高效利用制度、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农村生态环境

 保护制度等法律法规,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动构建起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四梁八柱”。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政治建设、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做到敢于斗争、善于担当、争做表率,努力成为本领高、作风硬、战斗力强的生态环境建设“铁军”。

  求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心得体会

 近日出版的第 11 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文章指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良好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为此,党员干部要扎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坚持走绿色发展

 之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保护绿色环境,促进生态宜居,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填充底色”。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保护生态本身就是在促进经济发展。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增长,不但破坏生态,而且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带来伤害,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意背道而驰。老百姓对环境质量的感受最直接、最强烈,也最有发言权。如果老百姓生活在污染的环境里,没有了干净的水,看不到蓝天白云,即使经济发展了,也没有幸福感可言。和谐共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景。党员干部要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引领群众保护好绿色环境,让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让处处呈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大美乡村底色。

 坚持绿色发展,助力产业兴旺,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做足成色”。坚持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产业振兴,是摆在党员干部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实要求。为此,党员干部要深入研究本地特点,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提升科技含量等手段,为绿色发展蹚出一条生态新路。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坚

 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按照生态保护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发展方向,以绿色经济为本地发展强基固本。要以绿色发展助力产业兴旺,在攻坚克难、迎难而上中,带领群众走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做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成色。

 做活绿色经济,促进增收致富,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增添亮色”。发展才是硬道理。乡村振兴的落脚点就是要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不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党员干部要坚信“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充分发挥“领头羊”和“主心骨”作用,在守护好绿水青山这一金山银山的大前提下,以谋长远、开新局、谱新篇,挖掘和培植本土特色,积极探索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新路子。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进一步激发群众投身绿色发展的积极性,发挥基层群众的主体作用,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前提下,让老百姓充分享受绿色发展的生态红利。要带领群众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让自然财富、生态财富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经济财富,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增添亮色。

篇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300字

说,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既是基于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维护可持续发展国际环境的现实需要推进的重大外交实践,也是面对人类自身与自然环境、世间万物、地球家园如何相处,人类文明向何处去等宏大课题作出的重大战略思考。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心得优秀作文 5 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心得优秀作文

 5 篇【一】

 总书记在 x 考察调研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江都水利枢纽建设运行情况时强调,要把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同北方地区节水紧密结合起来,以水定城、以水定业,注意节约用水,不能一边加大调水、一边随意浪费水。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水资源节约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大力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引导全社会在节约每滴水中汇聚造福人民群众的“幸福河”。

  树牢节水理念,筑牢生态文明的“思想堤坝”。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 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江河湖海保护治理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山无水不秀、城无水不美、田无水不收,水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控制性因素之一,水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节水理念,筑牢构建生态文明的“思想堤坝”,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把水资源节约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把“河湖长制”贯彻到生态文明建设。要深入贯彻“节水优先”方针, 坚持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为抓手,健全完善节水制度标准,加强节水宣传教 育,工作总结范文强化节水监督管理,使节约用水成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的前提。

 推动节水科技,激活绿色发展的“一池春水”。我国水资源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匹配、地域分布不均、节水基础薄弱、用水方式粗放、用水效率不高,成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掣肘”。党和国家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就是要对水资源进行科学调剂,促进南北方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水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水环境,坚持调水、节水两手硬,推广节水技术创新,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节水技术创新

 体系,深入开展节水产品技术、工艺装备研究,大力推广管用实用的节水技术和设备,全面提高节水水平。要落实以水定需,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针对不同领域确定可用水总量和用水定额,科学提出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 水、农业用水控制性指标,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实现用水最优化。

 落实节水行动,共守和谐共生的“金山银山”。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心得体会范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大力推行和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利用新媒体宣传全民节水观念,普及用水知识、方法与相关法律,引领全社会形成珍惜水、节约水和爱护水的良好风尚。要统筹行业和社会力量,强化部门、流域区域联防联控,引导大家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维护身边美丽河湖,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凝聚节水爱水护水思想共识,汇聚保护山川河流强大力量,让中华大地水更清、河更净、湖更活、环境更优美,大踏步地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

 有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心得优秀作文

 5 篇【二】

 放眼望去,有的只是凹凸的地皮,大片大片的树林遭人砍伐,变成人们生活上的木制品。人们只为一己私利,使成群的动物流离失所,奔向它方。这并不是虚假的幻想,这是血淋淋的事实。

 曾几何时,世界上大批的动植物遭到灭绝,还有许许多多的动植物濒临灭绝,这都是为什么?这都是因为人类乱伐树木,破坏了生态环境,这才是根本原因。

 土地资源是三大地质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之一,是人类生产活动最基本的资源和劳动对象。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程度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对土地资源的直接破坏,这主要表现为不合理垦植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次生盐碱化及土壤污染等,而其中水 土流失尤为严重,乃当今世界面临的又一个严重危机。据估计,世界耕地的表土流失量约为 230 亿吨/年。

 有人认为酸雨是一场无声无息的危机,而且是有史以来冲击我们最严重的环境威胁,是一个看不见的敌人。这并非危言耸听。随着工业化和能源消费增多,酸性排放物也日益增多,它们进入空气中,经过一系列作用就形成了酸 雨。

 赤潮虽然自古就有,但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水体污染日益加重, 赤潮也日趋严重。我国自 1933 年首次报道以来,至 1994 年共有 194 次较大规 模的赤潮,其中 60 年代以前只有 4 次,1990 年后则有 157 起。石油类污染对水质和水生生物有相当大的危害。漂浮在水面上的油类可迅速扩散,形成油 膜,阻碍水面与空气接触,使水中溶解氧减少。油类含有多环芳烃致癌物质,

 可经水生生物富集后危害人体健康。二氧化硫主要由燃煤及燃料油等含硫物质燃烧产生,其次是来自自然界,如火山爆发、森林起火等产生。二氧化硫对人体的结膜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性,可损伤呼吸器管可致支气管炎、肺 炎,甚至肺水肿呼吸麻痹。短期接触二氧化硫浓度为 0.5 毫克/立方米空气的老年或慢性病人死亡率增高,浓度高于 0.25 毫克/立方米, 可使呼吸道疾病患者病情恶化。长期接触浓度为 0.1 毫克/立方米空气的人群呼吸系统病症增加。另外,二氧化硫对金属材料、房屋建筑、棉纺化纤织品、皮革纸张等制品容易引起腐蚀,剥落、褪色而损坏。还可使植物叶片变黄甚至枯死。

 保护大自然,人人有责。

 有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心得优秀作文

 5 篇【三】

 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在享受的同时,却在不知不觉中破坏着她,我们的生存环境在不断恶化。

 因为我们的家园在不断恶化,所以我们要保护她。因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所以我家也兴起了环保之风。

 水,人类生活的依靠。近几年来,由于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因此纯净水越来越少。这引起了母亲的主意。她每次都把洗完蔬菜的水和洗过衣服的水积累在起来,等积累到一定的量,就用来浇花!日子长了,不仅节约了水,也少交了不少水费!真是一举两得呀。

 电,人类生活中最常见的能量。而发电不仅要浪费资源,还要破坏环境。所以,每当晚上,我们一家三口都要出去购物,不看电视,不玩电脑,不开 灯。不仅如此,我家的冰箱也一直不开,这算是对“环抱”的支持吧!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一直以来,我家每当出去吃饭,都要带环保筷子。很多人都笑话我们,在他们眼里,根本不把环保放一回事。要知道你眼前的一双一次性木筷,它会消耗大量的树木,据说,中国人一年大约要“吃掉”2500 万棵大树。种种情况,使人触目惊心啊!还有,大家都不是认为手帕纸比毛巾干净吗?其实你错了,用手帕纸不仅比用毛巾肮脏,而且破坏环境。我不得不说我家就在这方面做得好,很少用手帕纸,用的都是毛巾。

 在回收方面,我家做得也不错!无论是废纸,还是废电池,无论是空瓶子,还是烂金属,我们都会把它们搜集起来,毕竟积少成多,到时候再卖出去,可有一笔收入哦!

 环保,刻不容缓!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我们应当少开私家车,少用塑料袋,不乱扔废电池,不用一次性木筷……单个人的环保行动就像一盏 灯,当它亮起时,周围的黑暗就会少一些。如果大家都点亮自己那盏灯,整个世界将会一片光明。为了地球的明天,为了人类的未来,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让祖国大地遍是绿水青山!

 

 有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心得优秀作文

 5 篇【四】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句人人都会说,可谁却真正做到了呢?现在路上,随地可见废纸、垃圾、一些果皮 ···· 这些都是大家随地扔的。

 现在的“地球村”乌烟瘴气的,工厂上的烟囱上升的一缕缕黑烟,让那蓝悠悠、一望无际的天空变成了一片灰色;人们扔的垃圾,让“地球妈妈”的衣服上挂满了垃圾;有许多地方很缺水,但当我们走进学校的洗手间时,有那么多的水龙头没有关,让那宝贵的水资源一点一滴的流掉,甚至有的学生还在厕所里打水仗。我们正面临水的危机,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保护绿色的美好家园吧!

 有些人为了贪图一己私欲,在食品里添加了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来谋取他们不应该得到的利益,让他们的同胞引起食物中毒、生病、死亡的危险。这些不知羞耻的人,我们应该去鄙视他们,法律应该去阻止这些恶劣的行为。那些只想着钱财的人们,不要再去伤害你们自己的同胞了!

 在一望无垠的宇宙中,我们的地球只是一颗小小的尘埃,但是它却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上面生存这各种各样的生命,但是我们却一而再,再而三地伤害它,我们那些爱好环保、爱好和平的人们,多么希望看到葱郁的树木,没有战争的世界,可我们现在面临的却是沙漠、荒野、弹片 ····· 我觉得 政府应该提倡环保,让我们一起保护“地球妈妈”吧!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而有些残忍的人却在对它们实施暴力,有点把小狗打的遍体鳞伤,把小猫断手断脚,真不知道他们怎么下得了手。他们为什么不想想,如果被打的是他们呢?那会怎么样?让我们一起反抗那些用暴力对待我们的好朋友——小动物的人吧!

 在乡村里,绿色是多么常见啊!当你在乡村住过后,你再来看一看我们那乌烟瘴气的城市,这是一个多么明显的对比啊!一边是绿色的天堂,一边是一个脏兮兮的大城市,让我们大家一起保护“地球村”吧!

 有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心得优秀作文

 5 5

 篇【五】考察“小地方”彰显为民“大情怀”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 x 调研,他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落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他先后走访 x 市、化屋村、金元社区,深入农村、社区、超市实地调研,总书记看山看水、看田看 园,一路上亲自验收,一次次亲自督战,尤其关心群众困难、脱贫、受益情 况,念兹在兹、思虑最多的皆是人民。

 在一个个基层“小地方”的考察中点亮殷殷为民情怀,带领着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党员干部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等重要领域持续发力,则应当深刻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赶考”心态和“担当”精神为新时代的“考题”交出优异答卷。

 答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选择题”,选做人民的贴心人。“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广大党员干部就要全心全意地服务人民。”进入新发展阶 段,党员干部要从“心”出发,甘当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行家里手”,主动学习新发展理念中的人民“功课”,把群众工作作为持续推动新发展的必修课, 牢固树立“因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兴”的初心,从思想上靠近群众、接近群 众。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更要选择做人民的“心上人”和“贴心人”,即贴着群众需求做工作、瞄准困难短板做工 作,要时刻站在人民的角度思考“人民有何需求、群众有何问题”,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要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时刻思考群众最急最盼的事情是什么。

 审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常规题”,争做人民的担当者。“行百里者半九十”。战脱贫、求振兴都是增进人民福祉的“接力赛”。当前,将共同富裕的“接力棒”顺利交接到乡村振兴就是基层干部要做好的“常规题”。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要扛起服务困难群众和保障民生的“大旗”,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件大事办好,防止返贫增贫。尽管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已经完成,但是在产业、教育、医疗等方面还有许多难题需要解决, 加之疫情所带来的冲击,更要把民生工作做到实处,用“硬作风”和“真实 力”走进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在“过渡期”读懂产业扶贫的密码,帮助贫困群众打开“致富门”,开出“致富花”,养出“致富牛”,为脱贫群众“雪中送炭”“纾难解困”,努力让脱贫群众、困难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才能在“常规题”中得高分,拔头筹。

 解对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加试题”,勇做人民的守护神。“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西溪湿地、汾河水畔、东北黑土地到 x 乌江……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小地方”、参加植树等活动中,留下许多绿色足迹, 勾勒美好生态愿景的同时,也是在为人民谋划最实在的民生福祉。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一种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关系,越是践行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刻,越要集众人之力,点“绿”成金。良好的生态环境事关民生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党员干部更当以“人民至上、人民为先”的思想,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护好、利用好生态资源,激发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与人民群众一同踏 “绿”前行。

 “民生无小事,山水总关情”。前进道路上,无论是民生工作中“日 考”,还是关键时刻的“大考”,作为与人民距离最近的基层党员干部,都应该努力淬炼,始终把总书记对“小地方”关 x 作发展动力,将民生“大情怀” 直抵民心,坚持问题导向,拿出解决难题的实招硬招开展各项工作,奋力答好“人民至上”这张新发展阶段的时代答卷。

篇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300字

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心得体会

 6 月 1 日出版的第 11 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文章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心怀“国之大者”,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坚决做到令行禁止,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迈向新的赶考路,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争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和急先锋,以“三色笔”绘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图”。

 绿色“打底”映初心,绘一幅“绿水青山入画来”的“生态图”。“绿色映底蕴,山水见初心”,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和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得出的历史规律,是进入新发展阶段后我们必须坚守的“底线”和“初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全国上下

 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污染防止攻坚战全面打响,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等持续发力,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国家生态环境得到有力保护和修复,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近六十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几代建设者们,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境界,在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这种奇迹背后,就是对绿色初心的执着坚守。奋进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发展初心,坚决摈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修复的老路,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新路,让绿色成为美丽中国的底色,让生态“绿苗”破土而出。

 红色“勾边”守底线,绘一幅“湖光秋色两相和”的“生态图”。“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两山”理念发源地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当地通过刮骨疗毒,放弃了乱开滥采的老路,通过发展生态旅游、绿色产业,告别了“光灰年代”,走出了一条“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幸福路。事实证明,人与自然是相谐相生的命

 运共同体。作为地方党员干部,就是要守牢生态保护红线,坚决铲除急功近利的“思想杂草”,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权衡好发展与保护、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守住耕地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趋利避害,求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最大“公约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蓝色“点缀”逐梦去,绘一幅“星辰大海壮辽阔”的“生态图”。“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也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追求的是量与质的“双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向实现第二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放眼长远、逐梦未来、创新求变、不断突围,勇于破除不合理的体制机制束缚,通过思想、科技等方面的创新,努力走出一条绿色低碳的发展之路,这样才能突破发展“瓶颈”,走出发展“怪圈”,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以山清水秀天蓝的“美丽中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色添彩。

 读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心得体会

 6 月 1 日,第 11 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文章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练好可持续的绿色生态“内家功”,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不仅实现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还能让青山绿水更加美丽,永葆祖国河山的“好风光”。

 坚守“不畏浮云遮望眼”的绿色理念,牵好低碳发展“牛鼻子”。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实现绿色转型,势必会遇到很多阻力,这时就迫切需要一个绿色转型的自觉意识和科学思路。正如总书记所说,“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如果没有绷紧“绿色理念”这根弦,盲目地迎合组织各项部署安排,甚至对一些西方国家打的“环境牌”讳莫如深,就会陷入他人的节奏,被牵着鼻子走。广大党员

 干部要主动认识到绿色转型的重要性,化“要我做”为“我要做”,牢牢抓住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严格落实组织的基本思路,结合地方实际,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牛鼻子,推动劳动、能源、技术等生产要素趋向绿色生态平衡,谱写一张可行的绿色发展“施工图”。

  确定“千磨万击还坚劲”的行动方向,打好环境防治“攻坚战”。马克思曾经说过,“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如果绿色发展理念光“入脑”,不“见行”,那么再好的理念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生态环境期望值,广大党员干部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针对雾霾、污水、荒漠化、白色污染等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具体问题,要及时做好对接工作。同时坚持工作效益和战略定力,小毛病“马上就干”迅速落实,大问题则从长计议稳步前行。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根据不同情况设定不同“时间表”从而“对症下药”,并及时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方是广大党员干部工作能力的体现。

 构建“落霞与孤鹜齐飞”的价值体系,提升生态经济“含金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阐明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广大党员干部要善于“十根手指弹钢琴”,把握这种微妙的平衡,这种平衡不是没有立场的“骑墙派”,更不是无所作

 为的“和稀泥”,而是有所主张地“两条腿走路”。广大党员干部要在组织领导下推动构建政府、企业、群众等多个主体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为水、地、林等生态资源定价,在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下构建统一的价值体系,一方面为传统生产方式画下环境的红线,另一方面挖掘出新型生态产品的市场价值,双管齐下走上“经济与生态齐飞”的美好发展道路。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修炼绿色协调可持续的环境保护“内家功”,永葆山水“风光”,让万里河山成为中华民族永远的珍贵财富。

篇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300字

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读后心得体会

 6 月 1 日出版的第 11 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这篇文章的丰富内涵,牢固树立“四个观念”,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继续推向前进。

 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养护的“新生态系统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并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新系统观,是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一种深化。生命共同体是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结合,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得到的是大自然的回报和恩惠。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保障。党员干部要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标准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生态自然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人类

 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站在人类文明发展高度,中国共产党将生态文明理念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把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提升到关系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高度来认识。生态文明理念被提升为国家战略,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立场、态度和决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努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做生态文明理念的学习者、宣传者和力行者。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经济发展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只有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才能保持两者的协调发展关系,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我们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不能在问题发生之后再以更大的代价去弥补,而是要让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让良好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

 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通道,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牢固树立环境就是民生的“新民生政绩观”。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树立环境就是民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新民生政绩观。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深入推进生态修复;要减污降碳、标本兼治,持续改善环境质量;要绿色引领、循环低碳,打牢发展基本底色;要营造氛围、全民行动,共同建设美丽中国,为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造福人民作出自己的贡献,交出自己的优异答卷。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把握人与自然的发展规律,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引和实践指南。广大党员干部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做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求是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读后心得体会

 6 月 1 日出版的第 11 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各级党委和政府、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共同运用生态文明建设的如椽巨笔,擘画绿色发展的“千里江山图”,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运用“粗笔”勾勒“布局”,统筹整体规划,“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我国幅员辽阔、地貌多样、物种丰富,需要从大局着眼,制定区域治理方案慎之又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广大党员干部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深化对人与自然基本规律的认识,统筹利用生产空间、合理布局生活空间、严格保护生态空间,全盘谋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保护,领导人民在正确处理人口与资源、经济发展与环境

 保护关系等方面不懈探索,共同下好生态文明建设这盘“大棋”。

 运用“工笔”描摹“细节”,对标精准施策,“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山西考察中首次提出环保“四治”。作为环境治理的“重头戏”,治气、治水、治山、治城就要相应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青山保卫战和城市环保综合整治攻坚战。“要像保护我们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问题、目标、结果为导向,聚焦突出问题集中用力,着重从思想认识层面找原因、查根源,从工作推进层面找差距、补短板,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推动环境质量整体改善。

 运用“彩笔”创新“着色”,立足长远发展,“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要以坚强有力的党建引领和组织保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同时要注意地域发展差异,因地制宜、活学活用,与城市规划、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共促并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看得准的先干起来,看不准的可以等一等。”正是说明要稳扎稳打、干一事成一事,“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

 的民生福祉。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勇探“深水区”,层进“点线面”,为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添砖加瓦。

  求是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读后心得体会

 6 月 1 日出版的第 11 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文章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心怀“国之大者”,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坚决做到令行禁止,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凝心聚力投身生态文明实践,让乡村有“故乡味道”、有乡愁寄托;让城市有优美形态、有充足动能,为子孙后代造福,为事业发展聚力,共书美丽中国“生态读本”。

 强化为民造福“责任担当”,厚植美丽中国“鲜明底色”。生态环境好,群众的健康指数高;生态环境美,群众的幸福指数高,人与自然关系密切。放眼我们的四周,无处不在的

 空气、淘米洗菜的水、种植农作物的土壤……生态环境和群众的健康、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无论是环境的污染,还是生态多样性的退化;无论是资源的紧缺还是水体质量的下降,关系的不仅是当代人的生活质量,更关系着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树牢新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事业发展的首要位置,从乡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到禁烧秸秆,再到秸秆再利用的经验推广,以有力的举措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推动生态功能与经济发展建设的协同推进,共同为创造生态文明的美好而努力奋斗。

 打通生态优势“转化路径”,舒展美丽中国的“风采画卷”。“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加强生态建设是党员干部的重要责任和使命,我们要从当前和长远、内在和外在、经验和教训中正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三对“辩证关系”,有长远发展的眼光和躬身入局的责任感,在工作实践中落实好植树造林、垃圾清运、降低能耗、节约资源等方面的要求,合理利用生态资源,打通生态优势的“转化路径”,为美丽中国的环保事业贡献力量。要在乡村发展中融入“绿元素”、厚植“绿优势”、增加“绿底色”,让绿色美为乡村增加诗意美,让生态绿为乡村的发展面貌增添活力。在城市的发展中,要以“生态优”为自身的发展优势,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以“绿动能”提

 振发展速度,大力推动山水人城之美的共生共荣,绘就城乡共富共美的新图景。

  凝聚家园保护“众人之力”,汇聚“美丽中国”澎湃动能。千条万条,生态保护第一条。在加快乡村发展和城市功能完善的过程中,在生态保护上的“门槛”不能缺失、“红线”不能模糊、“标准”不能降低。各级党委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广泛的环保宣传提升群众对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开展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凝聚群众的共同力量,让生态保护理念成为群众的共同意识,让“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人人出力、人人尽力”的良好氛围,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争先”的良好局面。广大党员干部是生态环保的宣传者、践行者,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各方力量的融入筑起生态安全的“屏障”。

篇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300字

《求是》

 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的现代化》

 心得体会 (三篇)

 篇一

 “‘十四五’ 时期,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 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 进入新发展阶段, 生态文明建设怎么看、 怎么干? 在《求是》 杂志新近刊发的《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这篇重要文章中,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发展阶段、 锚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目标, 深刻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矛盾和挑战, 阐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要求, 部署了重点任务。

 关于面临的矛盾和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内和国际的结合上进行了深刻论述:

 ——从国内看, 我国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 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 生态环境质量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 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相比, 同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动高质量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相比, 都还有较大差距。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有一个过程, 传统产业所占比重依然较高, 战

 略性新兴产业、 高技术产业尚未成长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能源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重点区域、 重点行业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任务艰巨, 资源环境对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

 ——从国际看,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国际潮流所向、 大势所趋,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

 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大打“环境牌” , 多方面对我国施压, 围绕生态环境问题的大国博弈十分激烈。

 关于原则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要完整、 准确、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保持战略定力,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坚持节约优先、 保护优先、 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 产业结构、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统筹污染治理、 生态保护、 应对气候变化, 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 关于重点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从五个方面作出部署。

 ——“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策” , 并提出具体要求:

 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 加快推动产业结构、 能

 源结构、 交通运输结构、 用地结构调整; 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抓住资源利用这个源头, 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关键, 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 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 解决好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科技支撑不足问题, 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 发展绿色金融, 支持绿色技术创新。

 总书记鲜明强调, 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 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 明确时间表、 路线图、 施工图,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

 随着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更加强烈, 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期望值更高, 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容忍度更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 并提出六方面要求:

 一是坚持精准治污、 科学治污、 依法治污, 持续打好蓝 天、 碧水、 净土保卫战; 二是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三是统筹水资源、 水环境、 水生态治理; 四是推进土壤污染防治, 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 五是实施垃圾分类和减量化、 资源化; 六是推动污染治理向乡镇、 农村延伸, 明

 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

 这既是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的必然要求, 也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带来不利影响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从六个方面作出部署:

 一是坚持系统观念, 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 更加注重综合治理、 系统治理、 源头治理; 二是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完善自然保护地、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 三是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获得合理回报, 让破坏生态环境付出相应代价;四是科学推进荒漠化、 石漠化、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五是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 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 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 六是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强化外来物种管控。

 ——“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

 保护生态环境、 应对气候变化, 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方面要求:

 一是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为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 二是发挥发展中大国的引领作用, 加强南南合作以及同周边国家的合作, 共同打造绿色“一带一路” ; 三是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 坚定维护多边主义, 坚决维护我国发展利益。

 ——“提高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项要求:

 健全党委领导、 政府主导、 企业主体、 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构建一体谋划、一体部署、 一体推进、 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强化绿色发展法律和政策保障,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 完善环境保护、 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 建立健全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 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 推进排污权、 用能权、用水权、 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 建立健全风险管控机制; 大力宣传绿色文明, 倡导简约适度、 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 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必须坚持不懈、 奋发有为。

 ” 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成就, 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掌舵,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 在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

 必须深刻领会“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 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篇二

 6 月 1 日出版的第 11 期《求是》 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 国家主席、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

 文章强调,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政治判断力、 政治领悟力、 政治执行力, 心怀“国之大者” , 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坚决做到令行禁止, 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天不言而四时行, 地不语而百物生。

 ” 四时变化造就了不同的风景, 万物葳蕤生长让华夏之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生态之美是自然的馈赠, 是代代传承与守护留下的宝贵财富。

 作为党员干部, 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 生态保护, 擦亮理念、 实践、 价值“三重坐标” , 在追“青” 逐“绿” 中绘就美丽中国画卷。

 擦亮生态文明“理念坐标”

 ,

 在思想上追“青”

 逐“绿”

 。

 。

 思想是最有力的指引, 理念是行动上的方向。

 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生态理念, 知其目标、 明其内容、 通其意义,将理论“印刻在心” , 将力量“落实在行” , 充分认知生态环保的重要性, 以理论效能充分释放实践动能。

 党员干部要保持对生态环境的清醒认知和理性认知, 在回顾与反思生态建设过程的“反

 面案例” 里汲取教训, 正视客观存在的问题、 直面时代赋予的挑战, 辩证看待生态环保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吸纳和把握生态建设征程上的有益经验和先进典型优势, 以加强环境保护、 建设美丽中国为使命责任, 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 推动循环模式的利用、 转变经济发展的粗放型方式, 以生态理念为生态建设道路上的“指南针” 。

 擦亮生态文明“实践坐标”

 ,

 在行动上追“青”

 逐“绿”

 。

 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之路上, 我们是建设者、 保护者, 要以脚踏实地的行动来延展生态文明理念、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正视问题、 发现问题, 最终要解决问题, “只说不做” 是“假把式” , “只想不做” 是“空谈者” , “只看不做” 是“旁观人” , 在生态环保上每个党员干部都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谁也不能置身事外, 谁也不能将自己的责任停留于口头之上。

 在实践中要聚力“转变” 做好“文章” , 我们要改变以资源消耗、 产能损耗等为主的发展方式, 要善于破旧立新、 去粗取精, 将那些高能耗、 高污染、 高排放产业转变为新型能源和产业, 促进产业的提档升级、 加速动能的转换, 在行动中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行动, 以“带头做” “争先做” 激发群众的环保意识。

 擦亮造福为民的“价值坐标”

 ,

 在志向上追“青”

 逐“绿”

 。

 党员干部要把生态环保这份事业不断推进下去,

 将之转化为“心中志”,将为民情融入其中, 以“山清水秀生态优” 为奋斗目 标, 以造福群众为价值导向, 在志向上坚定不移, 从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和群众生产生活的长远利益出发, 擘画更加美丽的生态画卷, 以良好的生态提升群众的居住质量, 以生态发展的优势扩展群众增收致富的道路, 让一幅幅“绿意盎然” 的生态画卷点染群众的幸福生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群众需求层次的提高,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原来的物质层面转向了精神层面的追求, 从“求温饱”“求生存” 转变为“求环保”“求生活” , 党员干部要紧抓群众需求的“导向” , 以全力以赴的奋斗将 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推进, 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品质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篇三

 近日, 第 11 期《求是》 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

 文中强调,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政治判断力、 政治领悟力、 政治执行力, 心怀“国之大者” , 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坚决做到令行禁止, 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三力” , 把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扛实、 扛好、扛牢, 推动生态文明的“兴” 力量。

 以政治判断力“把舵”

 , ,

 。

 把握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

 政治判断力在辨别政治是非、 把握政治方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强弱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产生直接影响。

 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只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 才能以清醒的头脑、 理性的判断、 清晰的认知, 把准把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

 而要提高政治判断力, 首要任务 是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深化对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思路、 方法、 内涵等的思考、 认识、 领会, 用以指导我们沿着正确方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要牢记“生态文明建设是‘国之大者’ ” 的理念, 从政治高度、 从大局角度谋划、 研判本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形势及出现的各类问题, 从细枝末节、 从具体工作中找准破解本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答案” “办法” , 确保做出的决策、 想的办法既符合本地实际, 又符合党和国家大局要求。

 以政治领悟力“领航”

 , ,

 。

 领悟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精髓。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 政治领悟力体现在把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与本地制定执行政策、 研究推动落实等方面相结合, 是“关键一环” “重要部分” 。

 对于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而言, 提高政治领悟力就是要增强“四个意识” 、 坚定“四个自信” 、 做到“两个维护” , 切实领会好、 弄清楚、 搞明白党中央关于生

 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方针、 重大原则及重点任务, 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 在充分领会好的前提下, 立足本部门、 本地方实际, 制定出台系列地方性政策法规、 规章制度,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保障” 、 夯实“硬 基础” 。

 要深入思考、 深入领会“生态惠民、 生态利民、 生态为民”这一理念, 在想问题、 作决策、 办事情的时候, 把“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 作为工作的“检验尺” , 通过高效解决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 满足优质生态产品需求等方式, 切实赢得群众满意。

 以 政治执行力“破浪”

 , ,

 。

 落实好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

 生态文明建设有关工作能不能落到实处、 见到成效, 关键看政治执行力是强还是弱。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 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具备强大的政治执行力, 需要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和使命, 不管在什么时候、 遇到何种困难、 碰到何种挑战, 都能挺身而出、 知重负 重, 直面问题、 迎接挑战; 都能从实际出发, 提出符合实际情况及客观规律的“金点子” “好政策” “大方案” ; 都能在狠抓落实、 突出实效上下功夫, 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紧盯不放、 一抓到底, 确保有结果、 见实效。

 需要在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上出实招, 通过建立完善监督问责机制, 以监督的举措、 问责的方式来督促企业落实好 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需要在治理生态环境上下功夫, 突出

 精准治污、科学治污、 依法治污, 通过加强调查研究、 落实生态环境制度、 积极实施治污项目 等方式, 提高环保治理水平。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利国利民、 惠及长远的政治任务, 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三力” , 切实扛起责任、 落实任务,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篇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300字

体会: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最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不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提出到 2035 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纨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时,进一步明确要建设“人不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进入新时代,树立人不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理念势在必行。

 现代化是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西方现代化起步较早,在其发展过程中,为发展中国家积累了很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但西方的现代化也有其自身的弊端:对自然的丌断彾服造成资源的日益短缺和环境的严重恶化;物质主义的盛行导致整个社会精神的空虚、道德的沦丧;国家间的以邻为壑、资源的争夺和环境问题的国际转移造成了世界性的国际难民问题和恐怖主义活动等。世界资本主义此起彼伏的经济社会危机、生态环境危机和全球治理危机启示我们,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绝丌能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而只能走人不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遵循。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经历了一个向自然界进军,改造自然、彾服自然的历史过程。我国在快速形成现代化发展物质基础的同时,也给自然生态系统带来很大破坏,出现森林消失、土地沙化、湿地退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等生态问题和水、土、空气遭到污染等环境问题,付出了较大的代价。面对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我们党及时改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坚决摒弃损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选择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总乢记早在地方工作期间,就开始思考我国现代化道路,提出“我们既要 GDP,又要绿色 GDP”“经济的发展丌代表着全面的发展,更丌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等观点,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建设“人不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目标理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彽和追求,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总乢记指出:“多年快速发展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十分突出,老百姓意见大、怨言多,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丌仅影响经济社会可持

 续发展,而且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民生问题。”为此他从“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战略高度,强调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引导人们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实现人不自然的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不自然和谐共生既是发展的价值手段,也是发展的价值目的。只有人不自然的关系达到和谐共生的境界,才能为人类自身的和谐发展和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奠定自然的物质和环境基础。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的发展需要经历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占有统治地位的阶段、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阶段。如果我们丌能有效约束资本逡辑对自然的破坏,将永远到达丌了“人的全面发展”阶段。失去良好自然生态环境的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提质增效就会受到根本性制约。所以,要想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就必须坚持人不自然和谐共生,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建设人不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在观念、制度、技术、行为等方面形成合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形成人不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人不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刻揭示了发展不保护的本质关系,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和协调共生的方法论。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坚定丌移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引导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普遍共识。正确认识人不自然的关系,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保护生态的过程作为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的过程,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都不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落实丌到位密切相关。推进人不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发挥制度和法治的引导、觃制功能,让保护者受益、让损害者受罚。需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不、激劫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并确保严格执行、有效落实。尤其是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功能区觃划和相应的配套政策,在严守生态红线的基础上,建立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大力推进环保科技创新。这是推进人不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措施。马克思曾经这样阐述物质变换思想,即“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来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绿色发展。一方面,大力发展生态科技产业,为发展生态经济奠定技术基础;另一方面,帮助非生态科技产业完成转型升级成为绿色环保产业,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真正有机统一。总之,人不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通过环保科技创新,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的同向同行。

 倡导引领绿色生活方式。建设人不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推动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不的环境治理体系。充分认识生态环境的天然公共性,在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多方投入的基础上,引导和督促企业、城乡社区等生态环境责仸主体共同参不生态环境治理。创新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建立完善生态伦理教育体系,加强全民生态科学知识教育,强化民众的生态意识、低碳意识、节约意识、环保意识,使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节约、绿色、低碳、环保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推荐访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300字 共生 心得体会 人与